<video id="xjes5"></video>
<listing id="xjes5"><video id="xjes5"></video></listing>
<wbr id="xjes5"></wbr>
<wbr id="xjes5"><ins id="xjes5"></ins></wbr>
<listing id="xjes5"></listing>
領導之窗 | 區長信箱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 網站支持IPV6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區府辦文件
肇慶市高要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肇慶市高要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瀏覽量:- 來源:本網 編輯: 發布時間:2023-03-10 09:40:44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上級駐高要有關單位:

《肇慶市高要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交通運輸局反映。

肇慶市高要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119    


肇慶市高要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



前言

在“撤市設區”“北融南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一系列重要機遇下,“十三五”期間高要區交通基礎設施規模持續增加、綜合交通體系逐步完善、整體交通運行狀況和環境也有較大改善。但由于發展基礎薄弱,高要區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底子薄、與端州主城區交通差距仍然十分明顯,難以匹配發展地位和交通區位提升的要求,難以支撐高要未來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是廣東奮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的第一個五年,是肇慶走對走實走好高質量發展路子,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的關鍵五年?!笆奈濉逼趦?,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礎上,面對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建設交通強國先行示范省等重要歷史發展趨勢,高要區綜合交通體系將迎來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

為支撐高要區打造“西江先進制造業走廊核心引擎,幸福產業集聚帶重要增長極,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肇慶市參與大灣區建設前沿陣地”的目標,充分發揮交通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和引導作用,科學編制和實施好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對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關于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意見》《廣東省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貫徹實施意見》《肇慶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肇慶市高要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精神,結合高要區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與面臨形勢

(一)發展成就

十三五”期間,高要區依托較好的交通區位條件,緊抓“撤市設區”、“北融南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一系列重要機遇,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鐵路、內河航道和國省干線為支撐,農村公路為補充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十三五”時期高要區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1.鐵路規劃取得重大進展

十三五”期間,《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劃》獲得國家層面批復,高要區內將規劃建設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柳梧廣鐵路、深圳至南寧高鐵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肇順南城際肇慶段等五條鐵路線路,未來高要區與周邊城市的聯系將更加便捷,對高要區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肇順南城際肇慶段在高要區內規劃新增高要站,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肇順南城際肇慶段將在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設站,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將在金利鎮新增金利站,高要區鐵路規劃取得重大實質進展。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項目“十三五”末已啟動前期工作。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肇慶段項目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2.城鄉路網結構不斷完善

十三五”期間,閱江大橋建成,形成了連接高要區與端州區新的過江通道。肇慶大橋擴建工程完工后,有效緩解西江大橋、閱江大橋的交通壓力,提高兩岸通勤能力,推動端州和高要一體化融合發展。

十三五”期間,途經高要區的廣佛肇高速二期(肇慶段)、汕湛高速先后開通,區內高速公路里程持續增加,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5.46公里。肇明高速公路一期正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全區圍繞“外通內聯”,不斷加快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全面推進公路改擴建工程和“四好農村路”建設。紫云大道、S362連接線等重點工程持續推進,金利大道、高要大道等重要道路順利開工建設,新增省道里程29.25公里,X413、X434等縣道路面大修長度19.14公里。農村公路快速發展和路網狀況顯著改善,新建改建“四好農村路”224.8公里,實現2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標,高要區內城鄉路網結構不斷完善。

3.農村公路建設成績顯著

十三五”期間,高要區全力抓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農村公路硬底化工程建設,共完成247條農村的公路安防工程工作,砂土路硬化改造140.404公里,危橋改造14座,水毀塌陷修復工程13處,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安全防護水平顯著提高。

高要區貫徹落實“路長制”政策,設立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機構,促進農村公路管養與維護工作不斷完善。20208月,高要區人民政府印發《高要區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試行)》,所有農村公路均納入“路長制”范疇,17個鎮街設立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充分利用區、鎮(街道)、鄉三級路長的保障體系,開展農村公路管理工作。

4.公共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十三五”期間,城區范圍內開通公交線路20條,新開通縣內班線4條,新建候車亭5個,279個建制村實現“村村通客車”,落實了主線公交途經的建制村開通每日班車、偏遠建制村實行圩日開通班車工作,促進“村村通”客車正常有序運行;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100%,完成轄區內現有運營公交車的一卡通設備安裝,區內城鄉公共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5.行業管理能力持續增強

交通執法能力進一步增強,治超工作進一步全方位開展,港航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在道路運輸管理方面,積極開展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深入推進源頭治超執法,嚴厲打擊超限超載、非法改裝、非法營運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道路揚塵治理。在港航管理方面,積極配合做好打擊走私工作,規范水路運輸市場秩序,鞏固西江沿岸碼頭整治成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積極做好轄區碼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6.運輸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十三五”期間,高要區日常運輸服務工作和重大節假日旅客運輸服務工作水平穩步提升。編制《高要區公交線網方案》,推進智能化道路運輸建設,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做好重大節假日運力保障工作,確保了旅客走得及時、走得安全、走得滿意,未出現旅客滯留現象。開展交通秩序治理整頓,打擊非法營運,遏制出租車不打表、亂收費、拒載等現象,提高運輸服務水平。

7.平安交通工作穩步推進

十三五”期間,高要區落實和強化安全責任與制度,平安交通工作穩步推進。以“平安交通”建設為主線,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強化安全例會制度,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培訓,夯實安全基礎;落實安全生產定期檢查制度,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應急演練體系,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了交通運輸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二)存在問題

十三五”期間,隨著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選址高要區,高要區未來的交通區位優勢將會大幅度提升,但現狀對外交通聯系亟待加強。高要區自身產業發展取得新的進展,重點發展平臺不斷增加,金利高新區經省政府批復認定為省級高新區,西江國際未來科技城、廣東肇慶(高要)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信基創新科技園、廣東鴻圖科技園等一批重點園區和項目穩步推進,重點發展平臺間相距較遠需要快捷交通網絡予以支撐。與此同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對道路系統建設規模、布局、結構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要區綜合交通發展面臨更多新的挑戰。

1.區域對外交通聯系亟待加強

現狀高速公路結構上,高要區通過廣昆、廣佛肇、珠三角環線高速能夠較便捷的聯系廣州中心。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不斷推進,珠江西岸城市如珠海、中山等城市在不斷崛起,澳門-珠海在珠三角一直作為廣深之外的新核心來打造,因此,加強高要與西岸城市的聯系,有利于高要接受珠江西岸城市的輻射,也能夠更加便捷的強化與深圳之間的聯系。

高要對外區域聯系干道技術等級較低,對外交通形象需進一步提高。國道G324、省道S272S273與高明區的聯系不暢,國道G324在金利鎮內為雙向2車道,在高明區路段為雙向8車道,省道S272、省道S273在高要區境內為雙向4車道,在高明區路段為雙向6車道,道路銜接不匹配造成交通瓶頸問題突出。此外,高要區高等級道路與直連通道不足,難以滿足片區今后的發展,區域交通聯系亟待進一步加強。

跨江通道不足,兩岸之間聯系受到制約。高要城區與端州區隔西江南北相望,“端州-高要”融合發展是肇慶市城市拓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高要區作為肇慶市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區域,金利高新區(省級)、臨空經濟區等重要發展平臺先后落地布局,在發展推進過程中,高要區與北部端州區、東北部鼎湖區、東部佛山市三水區的跨江通道不足,現狀僅有西江大橋、閱江大橋、肇慶大橋、鼎湖西江大橋(珠三角環線高速)、金馬大橋(廣昆高速)共5個跨江通道,其中2個是收費的高速跨江通道,西北部高要南北兩側區域缺乏跨江通道聯系、中部高要城區與端州南北跨江聯系通道已經逐漸出現早晚高峰和節假日擁堵的狀況,跨江聯系通道不足。

2.干線公路網絡結構需要完善

高要區整體路網密度與技術等級亟待提升。2020年,高要區公路網面積密度約為101公里/百平方公里,低于全省124.7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干線公路比例不高,三四級公路占比約為二級及以上干線公路的3倍。高要區全域二級及以上干線公路僅占23%,三級公路占比54%,四級公路占比22%。高要區公路網密度偏低,公路平均技術等級處于較低水平,與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發達城市差距較大,難以支撐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出行需求。

中心城區受地形地貌影響,易形成對外出入瓶頸。南岸街道北面為西江,南面、西面為山,東面為新興江,受自然條件的約束大,因此往北聯系端州區的西江大橋、閱江大橋通道以及往西連接大灣的南灣路,往南連接蓮塘、馬安兩個高速公路出入口通道中,都容易形成對外出入瓶頸問題,過境交通對城區的交通影響較為明顯。因此,完善城區交通體系,分流過境交通成為南岸中心城區重要的交通改善工作。

重點平臺與中心城區間快速聯系通道有待完善。金利鎮是高要產業平臺最為集中的城鎮,但金利鎮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主要依托收費的廣昆高速公路和國道G324聯系,缺乏便捷的城市快速路連接。

3.鄉鎮公路網絡體系亟待優化

現狀鄉鎮公路以樹枝狀道路為主,尚未形成交通網絡體系。河臺鎮、樂城鎮、水南鎮等高要西北部片區交通聯系仍然主要依托縣道X415S264聯系,北部三個鄉鎮與肇慶中心城區及高要中心城鎮的聯系通道選擇少;另外,S273沿線的新橋、蓮塘、活道等城鎮與S272沿線的白土、回龍等鄉鎮之間的聯系也非常薄弱。鄉鎮內農村公路仍存在較多樹枝狀、盡端式道路,交通出行不便捷。小湘鎮上圍、鎮南等村未有道路連通城區,村民前往端州主要依靠渡船,對外出行不便。

旅游景區道路聯系便捷性仍需加強。硯坑紫云谷是高要重要的旅游景區,目前交通仍然主要通過渡船進入,缺乏與公交站、客運站等公共交通場站便捷接駁的聯系方式,嚴重制約了該景區的旅游發展,旅游景區未能實現高等級道路聯系。紫云谷、貓爪谷等景區仍未能實現通高等級公路。

西北部區域部分欠發達鄉鎮仍然存在較多的盡端路,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和綜合交通體系的完善,高要區將吸引更多游客,因此覆蓋特色鄉村、旅游景區、農業產業園的旅游交通體系和旅游公路、鐵路配套設施仍需完善,交通支撐鄉村振興和旅游產業的效能有待發揮。

4.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公共交通運輸能力仍顯不足,無障礙設施建設需繼續加強,交通支撐鄉村振興和旅游產業的能力仍顯不足。高要區現有公共汽車133輛,城鄉公交線路8條,“鎮通村”農村客運汽車23臺,相對于279條鄉村來說,城鄉運輸能力仍顯不足,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此外,隨著農村空心化和老齡化社會,交通基礎設施和服務弱勢群體的需求也尚未完全滿足,無障礙基礎設施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5.交通管理智慧化信息化不高

高要區智能交通系統整體處于起步階段,道路前端信息采集、智能交通信號、電子警察等覆蓋率低,難以進行直觀可視化管理、自動化智能誘導等功能;缺少對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等方面全要素、全周期的信息化,尚未實現對交通狀況全網絡、全時空、全流程的智慧管控和動態調節;交通運輸工具可視化、信息化管控覆蓋率低,交通管理仍主要依靠傳統方式和手段,智慧交通發展水平較低。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把握建設交通強國和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全面落實肇慶“一帶一廊一區”的區域發展新格局要求,加快構建對接大灣區一小時、廣佛肇半小時、市域一小時“三大交通圈”,高標準建設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現代化航運港區,努力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構建。

(二)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十四五”期間,全力貫徹落實“交通強國”戰略、積極響應廣東創建交通強國建設先行示范省的決策部署、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主動融入和對接廣州都市圈,初步構建城市發展與高品質效能融合的城市交通運輸體系,與大灣區主要城市、周邊區域的交通聯系進一步增強,交通時空圈進一步擴大,“端州-要”城區融合更加緊密、輻射帶動效應進一步強化;城市交通便捷性得到明顯改善;交通管理的智慧化、精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交通安全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推進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2.“十四五”主要指標

航空:積極落實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力爭早日建成投入使用。配合肇慶通用航空產城融合示范區規劃建設,推進高要區啟德航空館與國家B類通航機場首期項目建設。

軌道:推進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肇慶段)、深南鐵路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肇順南城際、柳廣鐵路6條鐵路的規劃建設工作。

港口碼頭:謀劃建設金利港大型綜合物流港區,推進實施肇慶港高要港區金崗作業區一期工程,新建53000噸級碼頭泊位建設(其中2個多用途泊位,3個通用泊位),結構按5000噸級設計。推進實施逕口岸線碼頭工程(孔灣碼頭改擴建工程),新建23000噸級的散雜貨泊位。

公路: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3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307公里;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占比達95%,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公路占比達80%,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進一步提高,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提高至40%。

城鄉物流服務:全市鄉鎮民營快遞網點覆蓋率100%,全面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

交通便捷性:城區內高峰期各類道路上各類機動車的平均行駛速度快速路≥30公里/小時、主干路≥20公里/小時、次干路≥15公里/小時。城區內城市道路長度與建成區面積的比例≥7公里/平方公里。

3.中遠期(至2035)主要目標

展望至2035年中遠期,交通發展主要目標包括各組團到臨近客運樞紐時間小于15分鐘(一、二級、三級客運樞紐);各組團、重要發展平臺與城區道路互達時間小于20分鐘;各重要區域進入高快速路網時間小于15分鐘(含貨運車輛);對外出行中軌道、長途客運、公共交通占全方式比例大于40%(含國鐵、城際、城市軌道、長途客運、跨市公交)。

2.1高要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遠期主要目標

序號

具體內容

指標值(2035

備注

1

各組團到臨近客運樞紐時間(min

15

一、二級、三級客運樞紐

2

各組團、重要發展平臺與城區道路互達時間(min

20

——

3

各重要區域進入高快速路網時間(min

15

含貨運車輛

4

對外出行中軌道、長途客運、公共交通占全方式比例(%

40

含國鐵、城際、城市軌道、長途客運、跨市公交

(三)發展路徑

1.以樞紐建設為中心,助推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十四五”開局之年,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選址獲得中國民航總局正式批復,機場選址的更合北場址位于佛山市高明區更合北和高要區蛟塘鎮東南部區域,高要區大部分區域在機場30公里半徑輻射范圍內,加上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肇順南城際肇慶段等高鐵城際線路在新機場設站,未來高要區將邁入“空鐵樞紐”時代,為高要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經濟新增長點提供交通支撐。

以機場和鐵路站場樞紐為核心,做好土地綜合管控,主動對接銜接機場的交通廊道建設,完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連接機場樞紐體系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做好全區主干路網與交通樞紐的有效銜接,構建全區互通互聯的交通規劃網絡,充分發揮樞紐的交通網絡組織作用。高標準規劃建設143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將高要區納入國家乃至國際的大交通系統網絡,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2.以站城融合為契機,助力建成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在未來以大灣區、都市圈為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的時代,城際交通日益頻繁,交通網絡將大、中、小城市和鄉鎮連接成緊密的整體,從而促進城市群整體空間的優化。

高要區作為肇慶市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后發區域,伴隨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珠海至肇慶高鐵、肇順南城際等高鐵城際線路在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設站,珠海至肇慶高鐵在金利鎮增設站點,肇順南城際在新橋鎮設站,高要區將迎來高鐵城際新格局。為做好站城融合、推動站城一體化發展,需要提前預控好場站選址用地、謀劃好站城融合的交通銜接。

高要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發達地區在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層次、城鄉建設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應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推進機場、高鐵、高速等區域性重要交通項目的落地實施,主動擔當區域交通功能,搶抓交通能級提升帶來的發展機遇,為肇慶市“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作出新的擔當和更大貢獻,推動肇慶建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3.以直連通道為重點,增強交通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高要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受西江天然阻隔形成北部山區和南部丘陵兩大區域,重要產業平臺和工業園區依托現有交通設施呈分散式組團布局,重要產業平臺和工業園區間相距較遠,東西向東部金利省級高新區與西部天資工業園間相距四十多公里,南北向金渡工業園與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固廢拆解產業園相距約二十多公里,重點平臺和工業園區間缺乏快速的直連通道加強聯系制約著產業鏈、供應鏈的銜接運行效率。

十四五”時期,應立足高要實際,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國省道干線公路改擴建,精準謀劃新建快速通道進行銜接,推動形成重點平臺快速直連通道,助力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高效銜接。

三、全面融灣——打造鏈接大西南的綜合交通樞紐

(一)高標準建設機場綜合交通樞紐

1.全面融入以機場為中心的交通網絡體系

規劃引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形成高效便捷的多層次空鐵聯運系統。在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設置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鐵站,正線引入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深南鐵路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構建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輻射南北、聯通東西的“十字交叉”對外高速鐵路通道。積極爭取佛穗莞城際佛山西支線延長至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并在高要境內設站,適時啟動線路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

肇順南城際肇慶段引入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鐵站并爭取在高要設站,進一步完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城際快速通道。圍繞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構建以“井”字形高速公路(肇明高速、莞佛高速、廣佛肇云高速、肇明高速機場聯絡線)為骨干,普通道路為支撐,結構合理、銜接緊密的道路網絡。


3.1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十四五”時期項目構成表

類型

走向

線路

高速公路

南北

肇明高速(一期在建)

南北

江肇第二高速(規劃)

東西

廣昆高速(現狀)

東西

廣佛肇云高速(規劃)

高速鐵路

東西

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規劃)

東西

深南鐵路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規劃)

南北

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規劃)

東西

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規劃)

城際鐵路

東西

肇順南城際肇慶段(規劃)


2.統籌全區交通網絡與機場的有效銜接

十四五”期間,結合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建設進度,做好全區主干路網與機場交通設施的有效銜接,重點構建南岸城區、金渡、金利與機場之間互聯互通的快速路網.以機場建設為契機,增加高要區向南連接佛山高明、向西連接云浮云城區和新興縣的對外通道。

3.積極配合高要通用航空機場規劃建設工作

推動通用航空在應急航空、工農林業、運動旅游、商務飛行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吸引多行業資源聚集。結合城市應急、旅游等需求,積極配合肇慶通用航空產城融合示范區規劃建設,促進高要區回龍鎮綜合通用機場建設完成。

(二)構建互聯互通的區域鐵路網絡

1.依托高鐵城際助力構建空鐵樞紐

全力配合國家、省、市級層面鐵路規劃建設部署,推進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柳梧廣鐵路、肇順南城際肇慶段、深南鐵路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等項目建設,提升高要城際軌道交通公交化、便利化程度,增強高要區對外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水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連接我國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加快形成對接大灣區一小時、廣佛肇半小時、市域一小時,多層次、廣覆蓋的軌道交通網絡體系。

高要區“十四五”時期規劃建設高速鐵路4條,分別為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深南鐵路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城際鐵路1條,為肇順南城際肇慶段;普通鐵路1條,為柳廣鐵路。

1)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

又稱廣州至湛江客運專線,線路起于廣州火車站,沿途經過佛山、肇慶(高要珠三角樞紐機場高鐵站)、云浮、陽江、茂名、湛江等市,終至湛江北站。項目東接廣州樞紐,通過京九、京廣以及沿??蛯?傻志┙蚣?、長三角、海西和長株潭等地區,西連湛江樞紐,通過合湛、湛海鐵路可達北部灣海南島等地區,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是一條定位為承擔省際客流為主、兼顧省內客流的區際高速鐵路,將是高要區新增的東西向高速鐵路通道。

2)深南鐵路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

深南鐵路是南寧至深圳鐵路的簡稱,同時也作為昆明至深圳高鐵的組成部分,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深南高鐵是繼南廣鐵路和貴廣高鐵之后兩廣之間的第三條高鐵通道,而且是第一條設計時速達350公里的高鐵線路。

3)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

線路起自珠肇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高明站引出,經佛山高明,肇慶高要、鼎湖,引入肇慶東站,新建正線長度41.6公里,其中肇慶境內約29.2公里,高要區內設金利站,總投資約72.54億元,項目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

4)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

線路正線從深茂鐵路區間引出,經江門、佛山、肇慶,終至珠三角機場站(與廣湛鐵路合設),預留向西延伸至南寧方向、向北延伸至肇慶東站方向、向南珠海方向條件。線路線全長98.6公里,其中肇慶境內約18.2公里,總投資約61.28億元。

5)肇順南城際肇慶段

是肇慶與香港、深圳、廣州幾大中心城市對接的南下通道,同時也是肇慶城市南拓,發展一河兩岸和打造雙樞紐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廣佛肇城際從東而來,自肇順南南下,在肇慶境內實現回旋,把高要區與灣區核心城市串聯起來。

6)柳廣鐵路

是連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與廣東省廣州市的鐵路,承擔了輸送廣西中部客流及原有貴廣高速鐵路的所有物流。柳州經梧州至廣州鐵路項目是廣西“東融”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的重要鐵路通道項目,已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是川渝黔桂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之間鐵路貨運主通道,客貨共線干線鐵路。新建柳州至廣州鐵路柳州至梧州段正線長237.839千米,設計行車速度160千米/小時;途經柳州市柳江區,來賓市象州縣、武宣縣,貴港市桂平市、平南縣,梧州市藤縣、蒼梧縣、長洲區。

2.依托樞紐打造區域客運貨運樞紐

借助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空鐵聯運樞紐,建設綜合客運樞紐,依托空鐵聯運樞紐,打造布局合理、銜接順暢、功能完備、服務優質的綜合客運樞紐節點,帶動樞紐周邊土地價值、經濟發展。

把握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契機,提前謀劃航空物流網絡布局,在周邊形成以高鐵物流+航空物流為核心的航空經濟區,推動現代物流與交通運輸一體化融合發展,形成連接珠三角核心區和大西南的重要樞紐,為全區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3.依托規劃謀劃好鐵路線站位用地

十四五”期間要結合線網規劃建設的進度,適時開展金利站、高要站規劃選址,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預控場站用地及周邊開發用地,為站場綜合開發創造有利條件。金利站是珠肇鐵路聯絡線中間站,場站選址于金利片區,既可服務于高要區金利、蜆崗、回龍等南部鎮區,同時也可以服務于鼎湖區南部沙浦鎮;高要站為肇順南城際站,場站選址于新橋鎮,可服務于南岸城區以及新橋、蓮塘、白諸、大灣、活道等西南部城鎮。



3.2重大交通設施布局匯總表

類型

名稱

機場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

肇慶通用航空產融城項目首期

(啟德航空館項目和國家B類通航機場)

高速鐵路

4條)

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

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

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

深南鐵路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

城際鐵路

肇順南城際肇慶段

普通鐵路

柳廣鐵路

(三)積極優化港口碼頭樞紐布局

加快建設現代化港口碼頭,提升高要區航運綜合服務功能。推進實施肇慶港高要港區金崗作業區一期工程,新建53000噸級碼頭泊位建設(其中2個多用途泊位,3個通用泊位),結構按5000噸級設計。推進實施逕口岸線碼頭工程(孔灣碼頭改擴建工程),新建23000噸級的散雜貨泊位。

(四)推進客運交通樞紐布局落地

推進構建完善的客運交通樞紐布局,結合肇順南城際高要站交通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實施,推進高要站樞紐建設,加強樞紐接駁體系的構建,提升樞紐接駁服務能力,充分發揮樞紐輻射帶動作用;活化利用高要客運樞紐、金利客運樞紐等客運樞紐,充分利用客運站土地資源,結合公交車、出租車停車場,公共充電樁進行統籌利用,緩解公共交通資源不足問題。

(五)統籌推進大型綜合物流港區建設

統籌港口布局建設,強化港口碼頭規劃,積極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和開發利用,引導產業聚集,形成分工合理、功能明確的港區、作業區。謀劃建設綜合性碼頭,建成大型綜合物流港區,為實體經濟提供重要支撐。

充分利用金利鎮良好的水域、陸域、空港條件和高要區壓鑄產業發展前景,加快推進金崗岸線開發利用提升港口規?;蛯I化水平,加快港口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提高碼頭作業服務水平,打造綜合性物流樞紐。推進西江航道網整治,打造承東聯西、通江達海的水路通道,加快推進航道擴能升級工程,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連接大西南的西江內河航運樞紐中心和江海聯運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以金崗岸線為引領,可輻射后方的白土、金渡、回龍、蛟塘、蓮塘、新橋,有利于建設規?;哺蹍^,發展港口產業。重點推進高要港區金崗作業區的碼頭建設,融入以肇慶新港港區為核心的“一市一港”的港口物流新格局,使高要區成為溝通珠三角核心區和大西南的重要樞紐,以帶動高要區港口物流經濟快速發展,促進沿江產業振興積聚,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流通體系建設,推進肇慶空港物流園、高要物流中心建設。鼓勵支持公路運輸企業積極主動對接鐵路運輸兩端業務,強化對鐵路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的接駁和集散服務。加快完善區級物流中心、鄉鎮農村配送站、農村貨運網點三級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統籌交通、郵政快遞、商務、供銷等農村物流站點資源,鼓勵“多站合一”的站場運營模式,積極推廣農村貨運班線、農村客運班車利用貨艙承接郵件、快件業務等服務模式。鼓勵創新農村物流模式,依托農村電商平臺,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農村物流模式,探索無人機配送等先進智慧物流技術應用。

適時啟動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空港物流樞紐項目前期工作。

四、區域同城——塑造集約高效的組團城市

(一)加強對外交通聯系,構建“四橫三縱”高速路骨架

十四五”期間高要區要借助省內高速路網建設,全面搭建高效順暢的路網骨架,形成“四橫三縱”高快速路網架構。四橫即汕湛高速、廣佛肇高速、廣昆高速、廣佛肇云高速;三縱即珠三角環線高速、江肇第二高速機場至肇慶段、肇明高速。

在現有汕湛高速、廣佛肇高速、廣昆高速、珠三角環線高速的基礎上,加快推動肇明高速(機場西部高速)建設和廣昆高速擴建,深入推進江肇第二高速機場至肇慶段規劃建設,加快形成“四橫三縱”高速路網骨架,實現城區和重要發展平臺10分鐘上高速的通行目標。

1.肇明高速連接水南鎮、小湘鎮、大灣鎮、南岸街道、新橋鎮、蓮塘鎮和活道鎮,與廣佛肇高速公路、廣昆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公路構成環城高速,是高要重要的南北聯系通道,有助于提升高要城市能級和對外交通功能,實現高要北部的聯動發展。肇明高速主線及機場支線工程已于202091日動工建設,廣寧至蓮塘長約98.4公里。

2.江肇第二高速機場至肇慶段連接金渡鎮、白土鎮和蛟塘鎮,開通后高要至深圳市中心縮短約20分鐘,將成為廣昆、廣佛肇云、廣明高速公路之間的縱向聯絡線,是通往珠三角南部地區的便捷通道。路線全長33公里,其中肇慶段全長約17公里。

3.廣佛肇云高速:廣佛肇云高速連接活道鎮、蓮塘鎮、蛟塘鎮、回龍鎮和金利鎮,與廣昆高速并行,是高要重要的東西聯系通道,聯通整個南部地區。全長約44.32公里,其中肇慶段16.75公里,建成后對于分擔廣昆高速流量,緩解交通壓力,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構建區域交通運輸大通道,促進沿線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增加對外聯系通道建設,完善對外公路體系

高速公路是區域交通骨架,爭取在重要產業平臺或重點發展區域增設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增加高速公路連接線等方式,有助于提升高要區高速公路對外出行的便捷性。結合廣昆高速改擴建工程新增金利西互通立交,對進入白諸鎮出入口的縣道X430進行改擴建,推進G324線高明富灣至高要馬安段公路建設,加快推動縣道X415和省道S264改造,使得高要區公路出行便捷性進一步提升,交通出行更加高效合理。

當前南岸城區交通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為對外出入口門戶節點交通不暢,“十四五”期間,應以城市對外出入口門戶節點為重點,強化中心城區交通改善。一要改善閱江大橋、西江大橋進入高要城區段交通組織;二要繼續完善南岸城區與廣昆高速公路兩個出入口之間的交通通道,積極謀劃西江四橋前期研究;三要優化過境交通,減少對外交通對高要中心城區的交通干擾。通過加快建設端州至新機場公路、國道G324改線先行段、廣昆跨線橋(含廣昆互通改造)、高要至高明公路等對外快速聯系通道,完善對外公路體系。

1.端州至新機場公路:起點位于金利大道大旗平交口處,自北向南沿興隆村東側,跨宋隆河,上跨省道S272,利用預留廊道穿越白土鎮工業園區,終點接新機場北入口,共設置金利大道、省道S272、產業大道三處交叉;路線全長12.685公里。

2.國道G324線高明富灣至高要馬安段新改建工程:起點位于現有G324線高明區與高要區交界處,終點于馬安青灣基附近接回國道G324(省道S273共線段),路線全長49.098公里。

3.廣昆跨線橋(含廣昆互通改造):新建紫云大道上跨廣昆高速,直接聯系金利大道的跨線橋,全長約2公里。

4.高要至高明公路:起點位于國道G324改建工程大旗村附近,向南連接高明富明路,全長17.7公里,將新增一個高要向南聯系佛山高明的對外聯系通道。

(三)完善區內骨干道路,建設重點平臺直連通道

強化主城區與重點產業平臺間的聯系。加快完善主干路網,推動金利大道、國道G324改建等道路設施建設,突破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區交通瓶頸。完善城市內部交通網絡,加強城市各關鍵節點、各重點園區間道路建設。優化完善公共交通網絡,推動城鄉公共交通與高鐵站、客運站等重點交通設施和產業平臺的有效連接,提高城鄉公交線網密度、站點覆蓋率,實現全區各產業平臺公共交通網絡全覆蓋。深入實施“路長制”,進一步提升道路管理水平。

加強南部城鎮間的交通聯系。全面提升高要區城區與臨空經濟區、金利高新區(省級)等重要發展組團的直連直通,大幅提升區內道路交通內外可達性,通過國省干道改線離析過境交通,減少過境交通對城區內部交通的影響。

十四五”重點推進國道G324改建工程,實現大灣、南岸與白土、金利等鎮街的東西聯動。改擴建省道S273線,加強活道、新橋、白諸、南岸間的南北溝通。切實推動西江未來城、江濱新城與臨空經濟區、金利高新區等重要產業平臺的發展。

(四)增加跨江通道,促進西江兩岸一體化發展

依托肇明高速、廣佛肇云高速、江肇第二高速等高速路規劃建設,新增大灣大橋、廣佛肇云高速跨江大橋、江肇第二高速跨江大橋3個跨江通道,加密高要區與西江兩岸區域跨江通道布局,強化區域交通聯系。適時謀劃金利跨江大橋(金利至三水白坭西江大橋)、新金大道跨江大橋、西江五橋(金渡至二塔)的前期研究工作。

(五)疏解過境交通,改善中心城區出行品質

全面協調城區過境段公路與城市道路順暢銜接,進一步優化路網布局,緩解城區過境交通壓力,提升城市過境段通行效率。根據各城鎮的交通聯系,將高要區交通聯系較為緊密的鎮劃分為組團,引導區域板塊發展。以高速和普通國省道為骨架,打造中心城區與各組團之間的快速通道,實現產業、資源共享,組團間合力發展。深入推進跨鎮域、覆蓋廣、強聯動的重大公路建設項目?!笆奈濉逼陂g,重點推進國道G324改建工程,加快推進沿江三路南延線、紫云大道至金利快速路工程,適時謀劃國道G324自馬安西延至肇明高速段(約3公里)。

(六)破解交通瓶頸,提高跨境通道銜接品質

普通國省道是短距離出行的主要通道,對于市域邊界的國省道更是城市間的門戶。高要區域邊界處出市通道主要包括G324、S273、S272等,其中S273、S272與鄰市道路技術標準明顯低于佛山市。為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增強區域輻射能力,應全面提升出道路技術等級,實現區域間公路技術標準銜接一致,推進普通國省道改建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重要干線公路達一級公路標準,提高跨境通道銜接品質,提升對外交通窗口形象。

五、鄉村振興——提升美麗鄉村的路網服務水平

十四五”時期,鄉鎮道路建設方面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鄉鎮路網結構不完善、道路等級低、路網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積極推動高品質公路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一)完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十四五”期間,加快農村公路發展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持續強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力爭基本實現銜接高速公路的農村公路路段技術水平達三級及以上,基本實現銜接普通國道的農村公路路段為四級及以上雙車道公路,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

加快提高縣道、村道比例,提高村道的網絡聯通性。統籌相鄰鎮(鄉)、村農村公路對接需求,對需求一致的,考慮予以連通,增強相鄰區域農村公路的貫通性,提高相鄰縣、相鄰鄉鎮間村與村的農村公路聯網互通能力。大力改變現有的農村道路樹枝狀、盡端式狀況,促進農村公路網絡體系構建,使高要區內農村公路網絡結構更加合理。暢通鄉鎮、建制村通達道路,逐步提高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的比例,滿足農村地區日益增長的交通出行需求和鄉村振興發展需要。推進銜接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的農村公路等級提升改造,通過不斷優化既有農村公路路網布局形態,穩步提高網絡通達性和連通度。避免多路交叉、小角度交叉、錯位交叉等畸形交叉口。

(二)加快農村公路升級改造

優化路網結構,新增硬化農村公路,積極推動農村公路的聯網聯通。在現有路網結構上,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做好道路基礎設施配套謀劃、包裝、建設等工作,重點實現提質升級。重點推進農村公路斷頭路建設,優化路網結構,打通斷頭路和瓶頸路,疏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加快推進農村公路網的循環暢通。有計劃、有重點謀劃新增硬化農村公路,保證鄉鎮至建制村及建制村之間實現雙車道道路連通,提高鄉鎮與鄉鎮,村與村之間的路網連通性。

結合實際,協調好人、車、路之間的關系,創造有序、暢通的通行環境。城鎮段及行人密集處適當增設人行道,鼓勵有條件的路段設置非機動車道及過街安全設施。從關注車的通行向關注人的活動轉變,強調以人為本,對慢行交通空間均予以充分考慮,從單一的交通功能到交通、生產、生活、生態復合功能轉變,強調服務功能。

結合周邊生態景觀要素,提升公路自身以及路域環境的美觀度,打造美觀農村公路。充分利用公路沿線邊角地等進行改造建設和功能拓展設置公路驛站。結合地域文化特色對路燈、柵欄、公路驛站、公交??空镜仍O施升級改造,凸顯地域特色,地域文化和特色產品宣傳效果,促進交旅融合。

(三)全面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

十四五”期間,推進“四好農村路”提檔升級。重點實施X430、X435、X459等主要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工程,推動縣道網提檔升級項目和銜接高速公路、國道的農村公路四升三項目建設,以規劃為引領,打通斷頭路、瓶頸路為重點,全面推進農村公路新改建,推進通建制村單車道改雙車道,農村公路危橋改造。提升農村交通綜合服務水平,完善縣、鄉鎮農村公路管理體系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議事機制,實現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加強指導監督,強化統籌和政策引導,加強管理機構能力建設指導,強化對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確保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及路域環境整治責任到人,充分發揮鎮級農村公路管理站作用,強化管理站人員和職責配置,做到鄉道、村道管理養護全覆蓋。

加大宣傳力度和執法力度,規范道路行車秩序。利用廣播、標語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推廣和普及農村交通安全知識。鼓勵農民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防止出現占道晾曬農作物、路邊亂設攤、亂扔垃圾、破壞公路標識等現象,避免產生交通隱患,保證公路通達安全;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嚴查嚴糾嚴處,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農村地區道路交通事故。

借鑒優秀經驗,爭評省級示范區。對于“四好農村路”建設中的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典型案例、先進人物,通過現場會、座談會、社會媒體等方式加以宣傳,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全面開展。積極創建一批精品示范農村公路,全區爭取評選省“四好農村路”示范區。

(四)拓展農村路網服務功能

十四五”期間,在對連接工業園區、產業園區、交通場站、港口碼頭等重要節點經濟干線路段的改造基礎上,大力推進普通國省道與高速公路、市政道路、農村公路等不同層級公路間銜接路段的建設,大幅提升各層級公路互聯互通的綜合服務功能,大力拓展路網服務功能。同時推動農村公路與當地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一方面通過改善既有產業園區節點外聯道路通行條件,提升通行效率,促進產業園區的互聯互通、融合發展,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另一方面,根據旅游部門編制的旅游線路規劃,結合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項目同步實施鄉村旅游景區外聯道路設施旅游化改造

六、綠色發展——構建節約低碳的綠色交通

(一)加強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十四五”期間,推進高鐵、高速、西江、重要國省道等沿線綠化和環境整治,打造成為生態綠色景觀廊道。深入公路建管養運全過程綠色發展,堅持生態選線、綠色設計、標準化施工、建養一體化,營造綠色交通環境。

(二)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

統籌協調鐵路、公路、水運、航云、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實現陸水空多種運輸方式相互協同、深度融合。開展“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為主導的綠色交通出行行動,結合高要郵政、供銷、快遞、電商物流發展,完善城市綠色配送體系。推進干線公路等改擴建工程的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進交通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促進交通通道由單一向綜合、由平面向立體發展,推動鐵路、公路等線性基礎設施的線位統籌和空間整合,減少對國土空間和生態系統的分割,提升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三)強化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

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應用加快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港口等方面蓬勃發展。加強老舊設施更新利用,推廣施工材料、廢舊材料再生和綜合利用,推進郵件快件包裝綠色化、減量化,提高資源再利用和循環利用水平。做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統籌油、路、車治理,有效防治公路運輸大氣污染。嚴格執行國家和高要區污染物控制標準及船舶排放區要求,推進船舶、港口污染防治。降低交通沿線噪聲、振動。

    七、智慧賦能——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新基建

(一)推廣交通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基礎設施智慧化,助力城區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推動新技術在航空、航運、鐵路、道路等運輸領域的應用,建設智慧場站、智慧港口、智慧道路,試點智慧化設施與高速公路、收費站等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建設和改造。

持續完善智慧交通監管與調控體系。針對中心城區江口、要南路(廣茂鐵路涵洞口)、南興路與大橋路交叉口等交通堵點,優化道路交通組織和信號管控,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打造安全、低碳、有序、暢通和可持續發展的智慧交通體系。

打造智慧高效的靜態交通系統。研究按區域分類供給公共停車位,探索在有條件的區域建設智慧立體停車場,完善共享停車、停車收費等政策機制,有效解決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

(二)全面推進科技治超

十四五”期間加強新建、改擴建國省干線公路科技治超監測點建設并投入使用,科技賦能形成以科技治超為主、人工治超為輔的科技治超管理模式,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環境,促進貨物運輸行業良性發展,推進治超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八、實施計劃

(一)“十四五”重點項目(至2025年)

1.航空、港口客貨運樞紐

十四五”重點推進航空項目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陸側交通的銜接工作,加快推進回龍鎮肇慶通用航空產融城項目首期規劃建設;港口方面,重點推進肇慶高要港區金崗作業區一期工程、逕口岸線碼頭工程(孔灣碼頭改擴建工程)的規劃建設。




8.1航空、港口客貨運樞紐建設項目表

類別

序號

項目名稱

功能作用

建設規模

投資估算

航空

1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作為廣東省“5+4”的骨干機場之一,與廣州白云機場共同形成國際航空樞紐,主要服務珠三角中西部及周邊地區,積極發展國內國際航空客貨運輸

新建民航樞紐機場,包括2條遠距跑道、4F等級飛行區、航站樓以及運行保障設施,設計年旅客目標吞吐量近期為3000萬人次/年,遠期為6000萬人次/

500

2

肇慶通用航空產融城項目首期

為緊急救援、緊急會務、疫情抗疫等提供B類通航服務

新建啟德航空館項目和國家B類通航機場,共占地250畝。包括啟德航空館綜合體,通用飛機跑道、停機坪/場、試飛區以及氣象站、停車場等附屬配套建設。

6

港口客貨運樞紐

3

肇慶高要港區金崗作業區一期工程

主要為高要區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服務,滿足散雜貨和集裝箱運輸,兼顧支持保障

新建53000噸級通用泊位(其中2個多用途泊位,3個通用泊位),結構按5000噸級設計

12.8

4

逕口岸線碼頭工程(孔灣碼頭改擴建)

主要布置通用泊位,滿足散貨、件雜貨運輸要求,為沿江產業服務

新建兩個3000噸級的散雜貨泊位

4


2.鐵路

鐵路項目共4個,其中廣州至湛江高速鐵路湛江段、陽春段已先期開工建設,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項目、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項目“十三五”末已啟動前期工作。

3.道路

十四五”期間,繼續配合推進2個“十三五”跨“十四五”項目。配合推進5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加快推進7條快速路開工建設,大力推進多條國省道干線公路改擴建和適時啟動多條縣鄉道路面改造工程,詳見附表。

高速公路:繼續配合推進“十三五”跨“十四五”的肇慶至高明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含端州連接線)?!笆奈濉逼陂g配合推進G80廣昆高速肇慶段擴建工程、廣佛肇云高速公路肇慶至云浮段、肇慶至高明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廣佛肇云高速公路佛山至肇慶段等4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快速路及連接線:加快推進肇慶市高要區端州至新機場公路(含交叉改造)、金利大道江肇互通、廣昆跨線橋(含廣昆互通改造)、高要至高明公路、金利大道東延線、紫云大道至金利快速路、沿江三路南延線、回龍鎮至回龍收費站連接線等多條快速路和連接線的建設。

國省道干線公路:繼續推進金利大道(國道G324改建工程先行段)“十三五”跨“十四五”項目建設?!笆奈濉逼陂g,協調推進國道G324線高明富灣至高要馬安段、國道G321線高要區小湘鎮至筍圍村段、國道G321線高要區孔灣村至大沖橋段等國道開工建設;加快推進省道S536、省道S537、省道S264、省道S272線等局部路段改擴建工程。

縣道:根據路面破損檢測情況,適時啟動對建設年限較長的縣道X804、X805、X806、X810、X814等道路進行路面改造工作。

4.危橋改造

十四五”期間,高要區內規劃改造危橋58座,其中三類橋51座、四類橋6座、五類橋1座,總長度1093.7延米。

計劃2022年實施改造11座,總長度243.3延米;2023年實施改造13座,總長度295.3延米;2024年實施改造16座,總長度212.5延米;2025年實施改造18座,總長度342.6延米。

(二)中遠期儲備項目(2025-2035年)

1.鐵路儲備項目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展望至2035年,中遠期重點項目中軌道項目新增3個儲備項目,主要為廣茂鐵路擴能升級改造、廣佛肇城市軌道(機場至端州、三水至新區、四會、大旺)、肇慶至清遠至佛岡至從化城際。

2.道路交通儲備項目

為完善道路交通體系,加強道路交通體系網絡形成,中遠期儲備項目1個,為江肇第二高速,適時啟動相關前期研究工作。新增3個快速路儲備項目,主要為大灣至白土公路、高要至高明公路、金利經肇慶新區至大沙(金沙大道)公路。新增2個國省道干線公路儲備項目,國道G324線馬安至肇明高速連接線新建項目與國道G321線高要區祿步酒廠至獅山石場段改擴建項目。新增金利跨江大橋(金利至三水白坭西江大橋)、西江五橋(金渡至二塔)、新金大道跨江大橋共3個橋梁項目。詳見附表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工作保障

按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循序漸進和滾動推進的規律,根據區域重要交通設施規劃建設成熟條件,結合高要區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交通建設項目前期謀劃、研究,建立區內交通設施項目儲備庫,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輕重緩急需要進行有序推進實施。區發改、區財政部門應根據本規劃做好相關規劃研究、工程前期、征地拆遷等必要性工作經費的預留保障工作。

完善交通設施立項前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強化規劃建設項目立項申請對項目實施必要性、投資匡算、建設規模內容、建設標準和涉及的國土空間規劃、環境影響、林地占用、征地拆遷補償及項目周邊市政設施條件等內容的系統全面研究,提高交通設施項目立項決策的科學性,為交通設施項目順利規劃建設提供前期工作保障。

(二)加強重點區域配套交通基礎設施保障

根據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金利高新區(省級)、臨空經濟區等區域重要交通樞紐和發展平臺的規劃布局,及時開展重點區域交通專項規劃,根據最新的發展定位、用地規劃和交通需求,提前做好交通基礎設施規劃的優化調整,匹配區域重要交通樞紐、重點發展平臺規劃建設的新情況、新需求,為后續交通基礎設施落地實施、交通銜接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結合建設時序,適度超前、盡快實施區內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區域交通的高效便捷聯系條件,推進“交通引領產業發展,產業支撐城市建設”相輔相成的高質量發展。

(三)加強規劃實施工作的銜接與評估

加強本規劃與市級國土空間規劃、各類交通專項規劃及具體交通設施實施工程的銜接,細化規劃實施的任務分工,明確工作計劃時間節點,加大計劃實施的推進力度,確保各項工作嚴格按照規劃和實施計劃有序進行,確保重大項目如期完成。

建立健全規劃實施工作機制,強化部門協同與監督評估工作,形成條塊聯動、分級負責的工作體系。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做好年度監測評估、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強化結果運用,形成動態規劃工作機制,應對發展形勢變化。

附表:高要區“十四五”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表

序號

項目名稱

建設性質

建設內容和規模

總投資

(億元)

一、鐵路(共6項)

521.21

十四五”新開工項目

521.21

1

廣湛高鐵(肇慶段)

新建

肇慶境內長約28公里

56.35

2

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機場段(肇慶段)

新建

肇慶境內長約18.2公里

61.28

3

珠海至肇慶高鐵高明至肇慶東段(肇慶段)

新建

肇慶境內長約29.2公里

72.54

4

深南鐵路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

新建

肇慶境內長約30公里

55.54

5

肇順南城際

新建

肇慶境內長約45公里

157.50

6

柳廣鐵路

新建

肇慶境內長約111公里

118.00

二、高速公路(含互通)(共6項)

463.97

十四五”新開工項目

463.97

1

肇慶至高明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含端州連接線)

續建

全長98.4公里(含端州連接線6.634公里)

219.27

2

G80廣昆高速肇慶段

擴建工程

改擴建

改擴建里程約61.2公里

61.20

3

廣佛肇云高速公路

肇慶至云浮段

新建

高要境內長約18公里

36.00

4

肇慶至高明高速公路

(二期工程)

新建

高要境內長約17.26公里

40.00

5

廣佛肇云高速公路

佛山至肇慶段

新建

高要境內長約16.75公里

65.00

6

江肇第二高速

新建

高要境內長約17公里

42.50

三、快速路(共11項)

200.04

十四五”新開工項目

64.64

1

端州至新機場公路

(含交叉改造)

新建

全長12.685公里

22.58

2

金利大道江肇互通

新建

互通立交

2.00

3

廣昆跨線橋

(含廣昆互通改造)

新建

全長2公里

5.00

4

金利大道東延線

新建

路線全長3.95 公里,采用一級公路結合城市道路標準,雙6向車道

6.46

5

紫云大道至金利快速路

新建

23公里

23.00

6

沿江三路南延線

新建

2.8公里

1.40

7

回龍鎮至回龍收費站

連接線

新建

6.6公里

3.30

8

世紀大道東延線(紫云大道至水邊村委段)

改擴建

0.8公里

0.90

儲備項目

135.40

1

大灣至白土公路

新建

全長28公里

41.00

2

高要至高明公路

新建

全長12公里

14.40

3

金利經肇慶新區至大沙

(金沙大道)公路

新建

建設一級公路全長27公里

80.00

四、國省干線公路(共13項)

81.72

十四五”新開工項目

75.72

1

國道G324線高明富灣至高要馬安段新改建工程

新改建

49.098公里(含先行段金利大道25公里)

53.00

2

國道G321線高要區小湘鎮至筍圍村段

路面改造

5公里

0.30

3

國道G321線高要區孔灣村至大沖橋段

路面改造

5公里

0.30

4

省道S273線高要區南岸城雕至青灣基段

改擴建

5.66公里

1.13

5

省道S536線高要區思禮至下山村段

改擴建

5.168公里

2.00

6

省道S536線高要區芙羅村至白土段

改擴建

12.1公里

0.81

7

省道S536線高要區蓮塘至活道段

改擴建

14.3公里

0.96

8

省道537線大灣圩鎮至朗第牌坊段改擴建工程

改擴建

6.647公里

0.92

9

省道S264線高要區唐逕至布浮村段

路面改造

7.985公里

0.32

10

省道S272線金渡大花壇至蛟塘(高明交界)

改擴建

36公里

12.58

11

省道S273線高要區上橫江至高明交界段

改擴建

3.376公里

3.40

儲備項目

6.00

1

國道G321線高要區祿步酒廠至獅山石場段

改擴建

5公里

3.00

2

國道G324線馬安至肇明高速連接線

新建

3.5公里

3.00

五、縣鄉道及重要聯系道路(共6項)

0.99

十四五”新開工項目

0.99

1

X804將軍-大屋山

改擴建(鄉道升縣道)

現狀Y127將軍-云邦段4.466公里

0.05

2

X804祿步車站-洞尾

改擴建(鄉道升縣道)

現狀Y128祿步車站至洞尾段12.938公里

0.14

3

X805坪頭-筍圍

改擴建(鄉道升縣道)

現狀Y142筍圍至寶鴨段(G321至石?。?/span>12.319公里;現狀石印至桃丫尾1.702公里;現狀C296坪頭至桃丫尾段1.916公里

0.18

4

X806馬安-云河

改擴建(鄉道升縣道)

現狀Y011馬安至石霞段9.241公里;現狀YI57白諸至東村段白諸至沖坑6.614公里

0.17

5

X810活道-沙尾橋

改擴建(鄉道升縣道)

現狀Y201活道至水口段12.102公里;現狀Y204水口至水東段0.956公里;現狀Y013新松線至松云段5.02公里;現狀Y414腰崗至平布段0.956公里

0.21

6

X814大坑-蛟塘

改擴建(鄉道升縣道)

現狀Y289雅瑤至大坑段3.87公里;現狀Y019白土至松塘段2.626公里;現狀Y306南崗至大布段7.804公里;現狀Y236蛟塘村至大布村段5.699公里;現狀C051蛟塘圩至蛟塘村段1.434公里。

0.24

六、農村公路(共2項)

5.69

十四五”新開工項目

5.69

1

高要區建制村單車道改雙車道工程

改擴建

131條線路合計381.864公里

4.20

2

高要區農村公路

硬底化工程

路面改造

183條路線合計186.888公里

1.49

七、橋梁(共3項)

26.55

十四五”新開工項目

0.55

1

危橋改造

危橋改造

三類橋51座、四類橋6座、五類橋1座,總長度1093.7延米。

0.55

儲備項目

26.00

1

金利跨江大橋(金利至三水白坭西江大橋)

新建

全長5公里

20.00

2

西江五橋(金渡至二塔)

新建

橋梁工程長度1.8公里

6.00

八、民航機場(共2項)

506.00

十四五”新開工項目

506.00

1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

新建

民航樞紐機場,包括2條遠距跑道、4F等級飛行區、航站樓以及運行保障設施

500.00

2

肇慶通用航空產融城項目

首期

新建

主要為啟德航空館項目和國家B類通航機場,共占地250畝。包括啟德航空館綜合體,通用飛機跑道、停機坪/場、試飛區以及氣象站、停車場等附屬配套建設。

6.00

九、港口碼頭(共2項)

16.80

十四五”新開工項目

16.80

1

肇慶港高要港區金崗作業區一期工程

新建

53000噸級通用泊位(其中2個多用途泊位,3個通用泊位),結構按5000噸級設計

12.80

2

逕口岸線碼頭工程(孔灣碼頭改擴建工程)

改擴建

23000噸級的散雜貨泊位

4.00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分享到:

Copyright?2016-2017   建議使用IE8以上瀏覽器   粵ICP備09164358號

粵公網安備 44128302000109號   主辦:肇慶市高要區人民政府   承辦:肇慶市高要區信息中心

網站標識碼:4412830054   網站瀏覽量:5360610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五月天_日韩人妻欧美中文版_中文字幕精品亚洲电影_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