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融媒體中心訊 高要區搶抓《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政策機遇,多措并舉打好服務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組合拳,以“四條實招”齊發力,全力“炒香”預制菜。全區現有預制菜產業企業20多家,基本形成了水產加工、肉禽加工、果蔬類預制菜以及團餐、調味品、營養健康食品、地方美食開發、冷鏈物流等預制菜全產業鏈,加快構建“一園引領、多業聯動”的預制菜產業發展布局。
打造“快車道”,加快培育企業主體。我區不斷優化企業登記模式,制定《肇慶市高要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精準幫扶市場主體助力扎實穩住經濟的具體措施》,實現預制菜生產許可申請信息“全流程”事前公開,讓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落實許可辦理提速,食品生產許可現場核查辦理時限從5個工作日縮短到2個工作日,《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批頒發時限從10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工作日,已為新協航(肇慶)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等6家預制菜企業快速辦理了證照登記和許可。
守好“菜盤子”,強化食品安全監管。針對預制菜“兩次烹飪”的特點,我區通過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快速檢測、強化預制菜銷售企業索證索票、完善進貨和銷售臺賬責任制等方式,有效強化從食品原材料到市場流通全過程監管。2022年全區完成食用農產品快檢111776批次,完成率達96.76%,從源頭上為預制菜食品安全保駕護航。同時,對預制菜生產企業強化日常監督檢查,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搶占“制高點”,加強質量標準建設。我區積極指導本土預制菜企業參與編制預制菜酸菜魚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和《預制菜感官評價規范》廣東省預制菜地方標準,發布了《高要羅氏沼蝦苗種繁育質量與檢疫技術規程》《高要羅氏沼蝦病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兩項團體標準;組織本土預制菜龍頭企業聯合漁業養殖、蔬菜種植、酸菜生產、冷鏈物流、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單位共同申報金湯酸菜魚預制菜全產業鏈省級標準化試點,推動酸菜魚預制菜全產業鏈融合化、全流程標準化、全環節品質化發展。
培育“高字號”,打造本土品牌矩陣。高要區立足區域實際,挖掘地方特色,謀劃推動預制菜商標品牌培育,積極開展“活道大米”“高要羅氏沼蝦”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申請,指導“麥溪鯇”“麥溪鯉”養殖企業申請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鼓勵預制菜企業重視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認定一批標桿企業,發布一批預制菜精品,做強做響“高字號”預制菜標志性品牌。 (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