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迎來暑熱天氣,我市雷雨天氣多發,有時會受臺風影響,水溫、氣溫持續升高,空氣悶熱。
要加強日常管理,堅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觀察魚類的攝食和水質情況,防止水質突變造成魚、蝦的缺氧和出現應激反應。
提前做好預防臺風、洪水等措施,暴雨過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質的變化,及時做好水體水質調控。本月水生動物進入快速生長期,也是水產養殖病害的高發季節,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預防措施。
一、預測預報
羅氏沼蝦:易發生十足目虹彩病毒病、諾達病毒病、白斑綜合征、爛鰓病等。
草魚:易發生草魚出血病、爛鰓病等。
鱖魚:易發生發生虹彩病毒病。
羅非魚:易發生鏈球菌病。
斑點叉尾鮰:易發細菌性敗血病、爛鰓病、腸炎病等。
加州鱸:易發生虹彩病毒病、諾卡氏菌病。
烏鱧:易發生彈狀病毒病、諾卡氏菌病、柱狀黃桿菌病和多種常見寄生蟲病。
二、防控措施
1. 建立科學的養殖管理制度。注意改良池塘底質和水質,培養出“嫩、活、爽”的水體,為魚類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增強魚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優選抗病力強品種,降低發病率,減少漁藥使用。養殖期間,根據天氣、水溫及攝食情況,適時開啟增氧機。
2. 細菌病可用生石灰或國標漁用含氯、含碘消毒劑消毒,結合藥敏試驗,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抗菌藥物進行拌飼內服,可配合使用大蒜素、中草藥(如三黃散、大黃末)和維生素同時內服,增強藥效。
3. 寄生蟲病防治需根據不同寄生蟲的機體結構和寄生規律選用合適藥物,并注意使用方法和劑量。對已大量感染寄生蟲病的池塘,可采用國標殺蟲漁藥治療,盡量選擇高效無毒藥物治療。
4. 病毒病重在預防,要合理調控水質和適當減少水體載魚量。外潑碘制劑,如聚維酮碘等,內服天然植物抗病毒藥物,如大黃、板藍根、黃芪等有一定控制和治療效果。